尊敬的杨永岗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在乡村振兴中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兴农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部署下,以加快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精心策划,打造出一批具有运城特色的地标产品,蹚出了一条促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振兴运城乡村经济做出了新贡献。
一、我市地理标志工作总体情况
在运城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的不懈努力,我市的地理标志工作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目前,全市共拥有24件地理标志商标。“垣曲核桃”7月6号已获初步审定,正在公告当中。 “万荣香菇”“绛县山楂”“临猗鲜桃”“新绛番茄”“芮城花椒”“平陆小麦”“临猗冬枣”“万荣三白瓜”“稷山葡萄”等1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闻喜
煮饼”等10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已经申报至国家商标局。还有“永济芦笋”“永济柿子”等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准备申报资料。
二、我市推进地理标志工作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府推动,在打造“运城苹果”“运城面粉”区域公用品牌上取得新突破。
运城地处汾渭平原、黄河之滨。历史上果业就是传统的产业,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要把运城打造成立山西果品果业龙头,此事要作为省级战略来办。”市委书记丁小强指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南果’发展的战略定位,坚定信心,明确目标,找准抓手,奋力推进运城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运城果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建强建优”山西运城果业出口平台2020年行动纲领》,明确了16项任务,强化了组织保障。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果业专项资金,建立产业引导机制,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效应,提供了资金保障。去年五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为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副市长崔元斌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市小麦产业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运城小麦高质量生产和“运城面粉”品牌创建组织领导。市委办公室又下发了《运城市推进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我市今后三年内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从战略高度推动区域品牌的发展。我局会同市发改委会、市粮食行业协会,积极推进“运城面粉”的商标注册工作。今年4月“运城面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经完成注册。
(二)创优工作方法,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去年9月,省局在临汾隰县举办“山西省地理标志助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后,我局迅速召开全市工作会议,重新部署地理标志工作,把任务压实到十三个县(市、区),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培育自己的县域地理标志商标,对自愿申报地标的各类市场主体,上门服务、倾心帮扶,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帮助查阅地方志、农业志、年鉴等史料,准备地标申报资料等,切实解决注册难问题。市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坚持巡回下乡督导,把困惑解决在基层,把信心传导到基层,促进了地理标志工作快速开展。
为了加大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力度,发挥促进特色行业和特色产品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利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商标品牌兴农富农,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今年上半年,我们市县两级通力协作,瞄准重点,成功注册了“运城面粉”“运城面粉及图”“绛县大樱桃”“万荣柴胡” 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持全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量领先地位。
(三)完善标准规程,在标准化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为了完善标准化规程,打开标准强市的新局面,我市果业发展中心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果树所山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以苹果、梨等主要出口农产品为重点,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出全域性果品和全产业链生产技术规程,为农产品生产树立了标准。2019年,运城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运城红富士、梨、油桃生产技术规程。2020年,市果业发展中心编制完成樱桃、葡萄、毛桃等生产技术规程并申请发布。万荣县在推进地标监管工作中,指导和帮扶地标注册人制定发布了首份中国鲜苹果地方标准——《万荣红富士苹果》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069-2015)。总之,标准化的深入推行带动了苹果宴、香菇种植、果汁、冻果圈、物流园、电商企业、苹果博览园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运城水果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具备了技术标准条件。
(四)加大宣推力度,在运用地标开拓市场、增收致富上取得新突破。
“运城苹果”在2019年第四届果博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百余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蜂拥而至,集中发力,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宣传报道,大大提升了运城果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运城面粉” 也是借助去年9月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博会重要展示平台和机遇,以 “华夏文明,运城面粉”为主题,以运城几千年华夏文明发源地的良好声誉,将其转化为“运城面粉”强有力的品牌背书,快速、高效地确立“运城面粉”的在市场上的品牌地位,打响“运城面粉”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崛起的第一枪。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运城苹果”“运城面粉”品牌内涵,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品牌形象,在国内外市场上争创强大的知名度、良好的美誉度。
针对建议今后努力方向
对于各县(市、区)地标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下大力,扫空白,扩覆盖。
目前,运城市拥有24件地理标志商标,主要分布区域为市级4件、万荣县7件、垣曲4件、闻喜2件、稷山2件、平陆2件、临猗1件、芮城1件、绛县1件,但还有5个区县数量为零。要盯紧空白区县,定专人,多深入,勤指导,开小灶,调动相关区县申报地理标志商标的积极性,争取2021年扫除空白区县,扩大地理标志商标覆盖面。
对于涉及地标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多思考,跨行业,深挖掘。
认真分析运城市24件地理标志,主要涉及苹果、大黄牛、玉露香梨、花馍、板枣、小米、桑蚕、草鸡、猕猴桃、面粉、樱桃、柴胡11个产业。运城不仅是农业大市,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源地之一,有深厚历史和创造。下一步,应该开阔视野,深入基层,在调研中继续发掘、申报、保护一批小杂粮、中药材、蔬菜、工艺品等地理人文性强、有历史、有潜力的地理标志,扩展产品种类和范围。
对于地标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定规则,多学习,强培训。
要想把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好,继而打造成公用品牌,需要将生产者、销售者、配套者等关联主体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管理,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有名无实。所以,要严格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办事;各有关主体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商标管理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管理细则,以便对标志的使用、许可、监督和保护,以及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有效的管理,用规则约束人,用细则指导人,从而达到提高专业管理能力。
对于地标运用程度不高的问题,要多交流,勤督导,促提升。
对于个别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了不用,或者是想用不会用,或者是用了没用好,就发挥不出地理标志应有的作用和威力的现象。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地理标志情况,开展不同的运用培训活动,加强交流地理标志在包装、交易文书、广告、电商、展会等场所使用技巧,逐步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监管的运用模式,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的运用水平和实效。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在乡村振兴中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兴农建设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8月20日